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科普 > 化疗副作用大,无法耐受?这几种肿瘤微创治疗方法可以了解一下

化疗副作用大,无法耐受?这几种肿瘤微创治疗方法可以了解一下

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正常的细胞,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等,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临床上,有的患者对化疗非常抵触,认为化疗会让自己死得更快。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我们需要辩证看待化疗。在化疗之前,需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副作用的程度。

三种情况下,不建议患者选择化疗治疗

化疗作为治疗肿瘤的三把利剑之一,化疗在肿瘤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是否可以进行化疗,主要取决于癌种、分期和分型等因素。临床上,不建议进行化疗的类型有三种比较常见:

1.高龄患者:年纪比较大的癌症患者,普遍存在体质较差、体重过低的情况,一般不建议进行化疗,否则可能出现无法耐受化疗反应的情况,进一步导致免疫力下降,使病情恶化,加大治疗难度。

2.分期极早期癌症:癌症讲究早发现、早治疗,分期比较早的癌症患者,手术之后复发转移的几率很低,考虑到化疗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没有必要采取化疗,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3.对化疗不敏感或不耐受:化疗不是对所有的癌症都有效,比如甲状腺癌、肝癌、黑色素瘤等,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因此化疗的作用就不大。也有的癌症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之后,体内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化疗药物起不了作用,所以有必要强行化疗,折磨患者。

不接受化疗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哪些手段?

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的治疗也开始出现了多种方案,不能化疗的肿瘤还这些治疗手段也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1、动脉介入栓塞/灌注治疗:介入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优于常规静脉化疗。介入动脉化疗在数字化的影像透视的引导下,将一根很细很软的导管,在导丝的指引下,通过供应病灶所在的靶器官的营养动脉,直接插入到肿瘤内部,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输注到肿瘤内或发生肿瘤的器官,不仅提高了肿瘤区域内化疗药物的浓度,通过淋巴引流顺势杀灭转移部位的癌细胞,而且还避免了静脉要先流经全身才有极少量药物进入肿瘤的弊端。研究表明,经动脉介入化疗给药仅使用静脉化疗的50%的药量,肿瘤区域内的化疗药物浓度就能够比常规静脉给药要高若干倍,而正常器官的药物作用微乎其微,副作用非常低,患者更容易接受。

2、碘125粒子植入: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现在临床运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碘125的物质。每个碘125粒子就像一个小太阳,其中心附近的射线最强,可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碘125粒子植入术,能够扬长避短,弥补常规治疗的不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微波消融: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作用于肿瘤组织时由于肿瘤组织自身吸收大量的微波能,使得被作用的肿瘤组织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肿瘤因高热而瞬间热凝固坏死。

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是实体肿瘤局部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在CT引导下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条件下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通过微波消融天线产生高热的原理使肿瘤组织坏死,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肿瘤热疗:肿瘤热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之后的第五种肿瘤治疗手段,亦是重要的肿瘤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临床应用无毒、安全,也称为绿色治疗。[来源: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2017.V1.1)]。

高热杀灭癌细胞的主要作用机理:

(1)抑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2)使细胞溶酶体的活性升高,促进癌细胞的破坏。

(3)使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发生变化,膜通透性升高,低分子蛋白外溢,导致细胞破坏。

(4)使细胞骨架散乱,细胞功能受损,使细胞破坏。

(5)局部高热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6)促进癌细胞调亡

5、中医联合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有悠久的历史,源于周朝,在宋朝正式以“癌”记载于医书。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深受患者欢迎。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肿瘤,明显提高了疗效,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采用。目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是国内肿瘤专家采取的治疗方法,而且逐渐得到了国际上学者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中医药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加速肿瘤手术后康复,减轻并发症;

2、放化疗期间的减毒增效作用;

3、术后,放、化疗后用药稳定病情,提高远期效果,减少复发转移;4、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等;

5、对于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需要全身治疗加局部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如果您有肿瘤相关问题需要了解的话,可以点击本网站客服私信或者通过官网电话免费咨询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就医指南

Medic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