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7.9万例,胃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
胃癌如此凶险又常见,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得了胃癌之后,您必须要知道的那些事!
01 我为什么会得胃癌?
您一定有这样的疑惑,大家每天吃的东西都差不多,为什么别人没得胃癌,偏偏我得了呢?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究竟胃癌“偏爱”哪些人。
1.40岁以上的男性:男性胃癌的发病风险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饮酒、吸烟等危险因素暴露率高有关。据统计学表示,40岁以后胃癌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因此40岁以上的男性是胃癌的高发人群。
2.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平时进食过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尤其是偏好吃咸食、腌制食物、油炸及熏烤食物的人更容易患胃癌。
3.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胃癌的最重要因素,研究表明HP的检出率越高,患胃癌的风险越高。
4.有消化道疾病史的人: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的人,更易患胃癌。
5.有家族遗传史的人:胃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胃癌病人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罹患胃癌的风险较高。
6.生活习惯不良的人:吸烟和过度饮酒也会诱发胃癌。
7.其他人群:感染乙肝病毒、EB病毒以及罹患糖尿病的人更易得胃癌。
02 胃癌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它的发生是从正常的胃黏膜到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的连续发展过程。
问:胃癌会传染吗?
胃癌本身是不会传染的,但是诱发胃癌的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带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全球近一半人口的胃黏膜受其感染,发展中国家感染率更高,超过了70% 。
它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研究表明,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若萎缩性胃炎患者伴有高水平的HP感染量,往往会引发胃粘膜细胞DNA发生变化,这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前提条件。
由于HP的感染在人群中比较常见,因此为了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或被其他人传染,建议分餐用食或使用公筷,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问:胃癌会遗传吗?
想要了解胃癌会不会遗传,我们要先了解癌症的本质是什么。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它的发生主要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导致。
内部因素分为: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以及对致癌物的易感性,即所谓的遗传易感性,并不是遗传了癌症本身。
2)免疫因素: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免疫缺陷,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3)内分泌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也是肿瘤诱发的因素之一,如生长激素的异常会刺激癌的发展。
外部因素分为:1. 生活习惯:吸烟、大量饮酒、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2. 环境污染:被污染的空气、饮水、土壤中的致癌物可以通过体表、呼吸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诱发癌症。
3. 各类感染: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可能引发癌变。
4. 慢性刺激与创伤:身体局部的慢性刺激,如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诱发组织癌变。
所以简单地说,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症基因,但是否发生癌症,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看来胃癌是不会直接遗传的,遗传的只是癌症的易感性。
另外,少部分胃癌具有家族聚集性(一个家族中各级亲属都呈现某种共性的特点),即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其胃癌发病风险会有所增加。
03 胃癌来临前身体会有哪些表现?
一、上腹部的不适
胃癌一开始可能表现为不能缓解的上腹部不适,如进食后胃部饱胀、消化不良,或是不规律的上腹部疼痛,即使口服药物后也不见明显好转。
二、反酸、烧心
胃癌会引起胃流出道的狭窄或变形,易引起食物反流回食道,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
三、体重明显的下降
癌细胞的生长会消耗身体本身的能量。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体重的明显下降,且出现头晕、乏力等表现,有可能是癌症正在悄悄地靠近。
四、解黑色的大便
胃癌的患者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大便上带血或解出黑色的大便,这是因为癌细胞侵犯胃壁黏膜或血管,导致了出血的发生。
Related reading
Medical guide